【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板块观点:我们用4句话强调3月份重视医药配置:
1)整体判断: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产避风港,医药作为刚需驱动的长跑冠军,大波动中市场对于一过性影响考量会弱化,3月开始要重视医药配置。我们在上周周报里面强调,要理性看待医药,讨论了4点原因,本周我们继续讨论,新冠肺炎全球蔓延概率很大,全球资本市场大波动概率非常高,反观中国,参考湖北省以外的控制能力,被大规模反输入可能性很低,疫情影响在中国应该逐步弱化,实际对基本面的冲击也将明朗,一季报越走越近,基本面将被考验,虽然医药也会受到“边际消费意愿降低、医院就诊人次减少、开工率低且延迟”三大因素扰动,但整体影响比对别的行业会较小,并且作为刚需驱动长期成长板块的医药有望被市场青睐(市场对于医药的一过性影响的考量会比较弱,医药的本质逻辑是需求,需求持续释放,核心资产股价持续新高是最好的证明),因此,3月份开始要更加重视医药配置,长期视角,布局当下。
2)医药选择:持续强调“低头看路”,2020年开始弱化旧政策对投资的扰动,重视新政策对部分细分领域的加持。医药要更加重视“低头看路”,我们一直强调医药已经进入产业细分时代,投资主要考虑细分领域景气度和增速估值性价比,重个股重细分轻行业。从长期来看,医药好资产选择面很广,我们的4+x框架就是围绕着长期的细分领域景气度来搭建的,医药不缺好的细分领域,医药的核心矛盾是估值权衡;从短期来看,可能要多了市场风险偏好、风格及估值的权衡。2020年之前的医药是合理估值买好货,现在可能更多的是溢价估值买好货,在医药资产荒的状态下仍然可以赚到eps增长的钱。2020年,我们认为可适度从绝对认可的一线龙头向仍有认知差预期差的特色细分龙头走。在医药里,“抬头看天”占20%,包括市场、政策和疫情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强调的是2020年后,应逐步弱化旧政策持续落地对于医药投资的影响考量,同时也要重视新政策对于部分细分领域的加持。本来政策带来的医药行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始于2015年药监局主导的供给侧改革,此后2018年医保局成立后开启了医药行业的支付端变革,至今政策的大方向已经基本确定,进入到20年以后,资本市场的配置已经逐渐消化了此前存在的政策预期差;近期发布政策不少,我们认为尤其要重视互联网+医疗这块新增的增量,这会是今年的一个政策预期差。
3)医药估值:“医药淘汰赛+长资金参与”两个因素会持续改变医药的估值逻辑和估值表达,同时也会弱化疫情对于优质公司的冲击。医药近5年持续处于“淘汰赛”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出现的速度慢于因政策变革而淘汰的速度,市场进入几年维度的“医药优质资产荒”),同时综合考虑外资等长线资金的持续流入因素,在过去5年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地改变医药的估值逻辑和估值表达。即使疫情对于优质公司短期基本面有冲击,可能整体股价反应会弱于基本面实际的一过性影响。
4)医药配置:综合考虑疫情对于全球的冲击、中国疫情的大幅缓解、一季报临近、科技股涨幅较大、市场风险偏好高、板块轮动等因素,我们建议3月逐步重视医药配置,重视两个方面:基于基本面的估值弹性和基于一季报的抗风险属性,前者考量多一些。从系统性维度,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配置偏好会有所不同,我们做了如下5个维度的配置建议:
第一,景气度超高、新逻辑加持、考虑有估值弹性:cdmo(凯莱英、药明康德、药石科技、九洲药业、博腾股份)、创新药或大品种加持(贝达药业、兴齐眼药、恒瑞医药、丽珠集团、健康元、华北制药)、创新疫苗(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泰生物)、互联网医疗及医疗信息化(兴齐眼药、阿里健康、卫宁健康)。
第二,业绩超高速增长、估值较低、考虑系统性风险下的进可攻退可守:注射剂国际化(健友股份、普利制药)、创新疫苗(智飞生物)。
第三,抗风险属性强、一季报业绩有加持、业绩增速估值有性价比、考虑短期业绩和中长期配置均衡:药店(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一心堂)、血制品(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双林生物)。
第四,业绩增速估值有性价比、具备一定抗风险属性、考虑中长期配置进入性价比区间:器械(迈瑞医疗、乐普医疗、九强生物)、核医学(东诚药业)、商业(九州通、柳药股份等)、政策免疫的潜力仿创龙头(科伦药业)。
第五,其他4+x长逻辑主线,考虑虽然有一过性影响,虽然估值不便宜,但长期的确定性和持续成长性决定了其长期投资价值:医药健康消费、医药品牌连锁两个方向的部分优质标的。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