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氏体化温度的选择。
锻件的晶粒开始长大温度约为970℃,高于1000℃晶粒尺寸会迅速增大,因此一般选择870-950℃进行奥氏体化。为了提高厚壁锻件的淬透性,有时也不得不适当地提高这一温度。
2.淬火的冷却。
奥氏体化后的冷却速度越大,获得冲击韧性大值的回火条件越向高温和长时间方向发展,而且冲击韧性的水平也有提高。淬火时,特别注意到对底部的冷却效果,必要时采用螺旋搅拌或喷射水,以加强这一部分的冷却。
3.回火。
关于回火参数的计算,文献中多有报道,在此,应当把淬火后的回火、焊接的中间退火和焊后退火等不同时期的温度和时间换算成在同一温度不同当量保温时间下的回火,然后再按此温度及当量时间的总和计算出回火参数。
4.力学性能试样的制备。
试验料是接受检验锻件冶金质量的鉴证,它应在锻件本体上切取。为了使试块同锻件内部的热处理效果相一致,规定切取试块的位置到锻件端面至少应有一个壁厚的距离,也可用焊热缓冲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