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我们利用目标细分法,把这个大山细分为n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呢让大家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完成了,这个时候每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就是量化可立刻执行出结果的小目标,当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些阶段性的小目标比较有信心的话,也就达到了对整个大目标有信心的目的,因为只要我们完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最后这个大目标终归会实现。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对大目标产生畏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聚焦的那个点也就是我们的发力方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从哪里下手。当我们利用目标细分把这个问题细分为一个个可执行出结果的小目标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找到了可以聚焦的这个点,也就是找到了我们的发力方向,这有助于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并以自身强大的优势将这个小问题瞬间的解决掉。就像钉子一样,因为运用了聚焦的原理,它可以击穿比自己大n倍的木板,这就是聚焦的力量。
我们人呐,都有一个普遍的共性那就是或多或少都有些贪念,遇到一个问题就想马上解决掉,光想一口气能吃个胖子,这样啊难免会使自己的心态急躁,无法对自身做出正确的定位和判断,很容易迷失自己,这些都是贪欲太重造成的。而目标细分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每天只关注眼前的这个小目标,不用想其他的,就像老大经常跟我们说的要少想未来多做实事并活在当下,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控制住自己的贪欲,不会使自己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2目标细分之纵向细分
概念分析:纵向细分是由肤浅到深刻,由粗放笼统到层层精细的过程,各个小目标处于循序渐进状态,这些目标处于隐藏状态,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制定新目标,当完成一定数量级的新目标,则能实现总目标,这是暗线,关键词是重复+先易后难+提升。
我认为这个纵向细分有两个纵向方向的细分,为了方便表达我们姑且把它称为广度纵向细分和深度纵向细分。
a广度纵向细分
这个广度的纵向细分就是对整体目标达成过程的细分。也就是我们去实现第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时候,第二个阶段性目标处于隐藏状态,那么当我们达成第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时候,第二个阶段性的目标就会浮现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通过实现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来挖掘出隐藏在后面的阶段性目标,那么当我们达成了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则总体目标就会实现。这是一个不断重复先易后难不断提升的过程。
为了方便理解,我结合俞敏洪案例来分析一下。
俞敏洪从日赚30块到开自己的培训班,是目标横向细分的过程,同时也是纵向目标细分的过程。怎么理解呢?也就是当俞敏洪制定日赚30块这个阶段性目标的时候,后面的那些日赚60块和日赚600块和开培训班的目标都是处于隐藏状态的,当俞敏洪完成了日赚30块这个目标后,日赚60块这个目标才浮现出来。当俞敏洪完成日赚60块这个目标完成之后,日赚600块这个目标才浮现出来直到开自己的培训班,这难道不是纵向目标细分的过程吗?这就是所谓的广度目标纵向细分。广度目标纵向细分决定了实现总体目标的具体步骤,决定了整体目标走势的发展方向。
b深度目标纵向细分
所谓深度纵向细分就是针对各个阶段性的目标完成的过程,这是一个由肤浅到深刻,由粗放笼统到层层精细的过程。还以俞敏洪案例举例,深度纵向细分就是分别对日赚30块、日赚60块和日赚600块这些阶段性的目标完成的过程。在完成这些阶段性目标的时候再次运用纵向目标细分来执行。就好比俞敏洪在完成日赚30块这个目标时,这是需要做很多准备的,像备课、讲课流程、了解学生的需求、如何讲课才最吸引学生等等问题都需要准备,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的。俞敏洪准备的过程就是对日赚30块这个目标的纵向细分,也就是深度的纵向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