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激励,团队表现还是一直不如预期」「团队的整体业绩好像一直没有起色」身为主管,在带团队时,也常有这样的困扰吗? 甚至觉得是因为团队成员个性的问题,才会有沟通上的障碍。
对此,日本行为科学管理大师石田淳指出, 一个团队的成果,是建立于所有成员行为的累积,实际上每个人的「行为」与个性和价值观并没有关系 。
那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如何带领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呢? 石田淳认为,主管要先懂得做好这2件事:
许多主管往往只看见员工的工作「成果」,却忽略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
石田淳进一步指出,在职场上,真正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成果的沟通」,而工作成果来自于「行为的累积」。 因此, 沟通的重点,要放在下属的「行为」,而不是「情感」上 。
举例来说,遇到团队中业绩不好的员工,你不应该说着「你态度太差」「你要学学其他人,拿出斗志」等等诉诸情绪上的回应或大道理,而是应该探讨业绩不佳的背后,员工在这段期间内的「行为」,跟他一起找出无法达标的原因,并指导员工该做的「具体行为」。
不仅职场专家建议,许多主管也认为员工应该要做到「报、连、商」,也就是确实地报告、联络及商量,若不落实,总觉得员工可能就会偷懒不做事。
对此,石田淳提醒,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 今天若你发现自己做出某项行为可以得到好处,你就会不断重复该行为,但如果某项行为只会给自己带来坏处,你势必就会尽量减少,甚至完全不做。
换句话说,当下属觉得回报问题给主管,常常只会被痛骂一顿、被念个不停,那么,主管要员工确实回报的要求,就变得像是惩罚一样。 可想而知,当员工打从心底不喜欢做这件事时,回报的状况也就愈来愈差、提交报告的时间愈拖愈晚…。
不想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石田淳建议, 主管应该转换自己对「报、连、商」的定义,让下属知道自己能获得的好处,因而愿意自动自发做这些事 。
举例来说,当员工及时发现问题回报给你时,你应该先对员工的诚实、观察力表示认可,并给予适时的称赞,再与员工一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或是在员工找你商量作业流程不顺畅的困扰时,你能明确给予回馈,并让员工知道,他们所反应的事情是可能被采纳进高层的讨论议题中。